日期:2011-08-15 瀏覽:14464次
美國心理學家拉里?羅森 (Larry Rosen) 上周末公布一項研究成果:對于那些想和舊時同窗重新建立聯(lián)系的人們來說,F(xiàn)acebook(Facebook是一個社會化網絡站點,中文網名譯為“臉譜網”。)真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但是,對于那些還在上學的青少年而言,F(xiàn)acebook的影響卻是弊大于利。
羅森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專攻科技對兒童影響問題的專家。他指出社交網絡是把雙刃劍,有時能幫助青少年,但是有時也會傷害到他們。社交網站對青少年而言的弊端在于:
――那些沉迷游戲和Facebook的青少年將會面臨更多的身體和心理問題,其中包括睡眠質量下降,更常感到焦慮或者沮喪,以及更容易感到腸胃不適。
――那些喜歡整天泡在Facebook上的青少年比一般人更加自戀,有時候還會表現(xiàn)出其他一些心理失調癥狀,例如做出一些反社會行為、有躁狂癥的舉止以及有攻擊性的傾向。
――沉迷于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學生更有可能逃課。
――青少年和成年人沉溺于Facebook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可能染上酗酒的惡習。
――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從初中到大學里都有部分學生習慣在學習的時候,每隔幾分鐘就會去查看一下他們的社交網絡或者發(fā)送短消息,這最終導致了與其他能夠長時間聚精會神學習的學生相比,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普遍較差。
――平均每個青少年每月發(fā)送的手機短消息數(shù)量為2000條,這將會及大地影響到他們與家庭成員間的溝通,部分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他們罹患腕骨神經綜合癥。
不過羅森同時指出了社交網絡的幾個積極的作用。其中最令人吃驚的是,社交網絡竟然可以讓年輕人產生“虛擬共鳴”并將之延續(xù)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
他指出,互聯(lián)網世界并不僅僅是魚龍混雜的信息和你死我活的斗爭。Facebook和其他社交網絡還能夠有效地幫助性格內向的學生來溝通和聯(lián)系,并且甚至可以被當做一款卓有成效的教學工具來使用。他同時還針對那些為子女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互動而擔憂的家長,就他們試圖對子女的上網進行監(jiān)控的行為提出了一點建議。
他說:“如果你們認為可以用一款電腦軟件來監(jiān)控你家孩子在互聯(lián)網社交中的一舉一動,那么你純粹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你的小孩總是會輕易找到一種方法繞過你的監(jiān)控的?!?/FONT>
羅森認為,家長們如果想更好地控制子女的上社交網站的時間以及指導他們健康上網,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對子女的傾聽同時盡量減少說教。
羅森建議:“家長傾聽和說教的比例至少應該保持在五比一以上。也就是說家長在說教1分鐘之后,至少要傾聽5分鐘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