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02月14日 來源:網站編輯 瀏覽:8203次
目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隨著疫情的發(fā)展,公眾很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導和積極情緒的應對,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我們每一個人,保持理性客觀的心態(tài)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我們國家已經采取的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定會有成效,另外一方面還要相信自己,我們本來就具備免疫力,保持鎮(zhèn)定,保持樂觀,樂觀自信的內心是最好和最強大的免疫力。 疫情防控需要我們盡量做到少出門、不聚會,這是有效阻斷疾病傳播的方式。出于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負責,我們應盡量減少不必要外出。但長時間待在室內,可能會出現(xiàn)煩躁、焦慮的情緒,出現(xiàn)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不適。而且這種改變不是我們的主動選擇,是疫情防控需要的適應性改變。
適應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陳雪峰在2月3日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中提出以下五點建議,概括為五個“一”。
1.制定一個計劃。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特別是要保證規(guī)律的飲食和睡眠。
2.鉆研一件事情。看書、聽音樂、寫字、學習一項新技能等,并且享受這個過程。
3.找到一種支持。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很重要的社會支持。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聊天的主題可以豐富一些,不要只聊疫情。沒有跟家人在一起的,可以通過電話、視頻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聯(lián)系。
4.進行一項鍛煉。心情煩躁時,做一遍八段錦或自己喜歡的室內運動?,F(xiàn)在有一些很好的運動或健身的APP,可以跟朋友遠程約好一起鍛煉。
5.思考一些體驗。思考自己可以從這段經歷中獲得什么有價值的人生體驗。
我們自己在建設好自己心理的”五個一”時,如果出現(xiàn)特別難受,自己無法調整時,應當撥打熱線電話0871-6501111,12320-5或尋求在線心理咨詢。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攻擊。因此送給大家三句話:試試五個一、擁有好情緒、提升免疫力。